北交所:以前你爱搭不理,以后要高攀不起?

 2023-12-04    198
前言

近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北交所作为中国新兴的交易所之一,备受关注。曾经,一些投资者对北交所持着“爱搭不理”的态度,认为其规模小、交易品种少,难以与上交所、深交所相提并论。然而,随着政策扶持和市场认可的不断增强,北交所的地位和影响力正逐渐崭露头角,令人不得不高看一眼。

1

北交所的发展历程

北交所全称为北京证券交易所,于2021年11月15日正式开市,目前有233家上市公司,是开市时的近3倍,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服务。其中,中小企业占比81%,民营企业占比88%,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占比超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四成,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8家企业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认证。目前,北交所合格投资者近560万户。

在北交所成立之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分为:主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和四板。其中新三板也就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为了对挂牌公司实施分层管理,新三板内部又进一步细分为精选层、创新层和基础层。截至2021年11月,新三板挂牌企业共有7173家,其中只有71家,也就是约1%的企业属于精选层。因此精选层都是比较优质的“小而精”类型的企业,北交所第一批上市公司就是由精选层平移过来的。

2020年7月27日,精选层的设立并开市交易,是新三板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节点,也标志着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措施全部落地实施。证监会核准公开发行的首批3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顺利完成公开发行。

2021年9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中表示,我国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由此掀开了北交所的面纱,北交所正式出现在公众视野。

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是高层着眼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png

2

北交所行情的“黑历史”

自2021年11月15日开板以来,北交所就希望成为全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上市首选,甚至还有财经媒体放话说它将成为中国版纳斯达克。

但将近两年过去,北交所一直面临着交易不活跃的现实尴尬,对标纳斯达克也不再有人提及。

北交所的前身新三板市场,曾面临着信息披露不完整、企业内部控制不规范、退市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但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市场流动性差。

由新三板精选层改制而来的北交所,除了开板第一个月的活跃,后续交易量并不乐观。

2022年11月21日,北交所官网发布了《关于发布北证50成分指数历史点位信息的通知》,宣布从即日起发布北证50指数。该报告中说:

2022年4月29日至2022年11月18日,北交所日均成交额为6.65亿元。

再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3年以来A股各板块50指数成分股的日均交易额,北交所以日均交易额14.5亿元远远落后于其他板块。

2.png

北证50指数是由北交所规模大、流动性好的具有市场代表性的50只上市公司组成。从上图可以看出,北交所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是最优秀)的上市公司,日均成交额与其它板块存在数量级的差异。2022年5月上市后表现总体较为低迷,就在今年10月23日,北证50指数还创下了702点的历史新低。

这样的行情“黑历史”,加上北交所的开通门槛较高,开户需要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并且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也难怪以前各方投资人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对北交所提不起兴趣,爱搭不理了。

3

北交所近期行情的暴涨

诡异的是,原本不值一提的北交所,现在却彻底压制了沪深两市。北交所的行情启动已有一段时间,10月下旬以来,北交所股票就开始强势反弹。Wind数据显示,自10月23日北证50指数触底以来,截至11月24日累计涨幅达40%,成交量亦扩大至平时均值的4倍。

自10月24日本轮行情启动以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北交所不仅个股涨得猛,交易额也在飙升。目前,北证50指数累计涨幅已经超过了55%,北交所的日成交额在周一的时候也已经达到了303.27亿规模,而10天前的成交额却还不到30亿。也就是说,成交量10天涨了10倍,量价齐升,赚钱效应可谓是爆棚,导致最近北交所突然成为了资本市场聚焦的“香饽饽”。

11月27日,北证50指数延续狂飙态势,232只股票全部收涨,其中30只股票涨停(涨30%),收盘飙升11.41%,单日成交超300亿元,再创历史天量。

截至11月30日收盘,北交所233只股无一下跌,作为代表的北证50指数收涨11.41%,创开市以来新纪录!

各财经媒体纷纷用狂飙猛涨、涨势如虹、行情起飞,甚至史诗级行情、北交所沸腾了等词来形容北交所这波行情,各方投资人迅速入市,生怕错过这波风口。就连很多原本没听说过北交所的大爷大妈也到处打听何谓专精特新“小巨人”,街尾巷口,津津乐道,皆以入市北交所为荣。一时间,北交所犹如从曾经无人问津的“剩女”变成人人想高攀的“白富美”。

4

北交所行情起飞的因素分析

短期来看,资金及市场情绪或是主要影响因素,中长期来看,政策支持和上市公司基本面是决定性因素。

(一)政策扶持

首先,北交所在政策扶持下迅速崛起。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在推动资本市场多层次、多样化发展,为新兴交易所提供政策支持。北交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优化交易制度、扩大交易品种、提升服务水平,逐渐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颗新星。政策扶持为北交所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证监会于9月1日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深改19条),本轮改革,提出一揽子针对性举措,意在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从融资端、投资端和交易端同时发力,主要措施如下:

3.png

(二)市场认可

其次,北交所在市场认可下逐步壮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北交所以其灵活的制度、高效的交易服务和创新的产品设计,逐渐赢得了市场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北交所上市,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北交所进行投资,使得北交所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地位逐步提升。这种市场认可也为北交所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交所近期的上涨与上市公司质量的不断提升有很大关系。今年以来北交所新上市公司无论是在营收和利润体量、行业分布、企业竞争力、业绩成长性等方面都比往年有了进一步提升,在一些科技、医药的细分赛道甚至涌现出了不少明星股,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参与。统计前三季度业绩,北交所近六成企业实现营收正增长,近九成企业盈利。整体业绩向好,奠定了北交所整体活跃的基础。

北交所集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性好,有望保持业绩快速增长,当前,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为45%,高于创业板(23%)和中证1000(12%)。

截至2023年11月23日,以北证50为参考,北证50成分股平均市值仅为29亿元,远低于中证1000的118亿元和创业板的503亿元,流通市值较小,资金流入带动涨幅大。本轮大涨之前北交所平均估值在16倍左右,远低于创业板和科创板的平均估值。另外北交所整体的ROE优于创业板和科创板,表明北交所前期估值过低,具备估值修复的基础。

(三)技术创新

再者,北交所在技术创新上不断突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交易所也在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以提升交易效率和服务质量。北交所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交易技术和风控体系,不断推动交易所技术的升级和创新,提高了交易效率和安全性,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交易环境。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也为北交所赢得了更多投资者和企业的青睐。

(四)转板预期

在北交所直接IPO和转板落地的政策预期下,机构对北交所‘向好’预期进一步提升。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企业的转板通常意味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也可能意味着企业在业务和财务层面的进步和提升。对于北交所公司来说,转板预期可能会受到市场和投资者的关注,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公司的发展和前景受到认可,也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和资金支持。

北交所公司转板至科创板或创业板往往会迎来估值的显著提升,而在新制度下转板收益或可在北交所阶段就有较好体现,吸引了资金对于北交所的关注。

(五)流动增强

在新的投资者适当性安排下,科创板投资者可直接平移开通北交所账户,增量投资者已经逐步进入北交所市场。

科创板投资者互认等措施将扩大各类型投资者数量,转板、可转债等措施将提升市场活跃度,缩短上市流程和时间长度等措施将吸引更多未在三板上市的优质公司进入北交所。

政策支持的利好消息,将进一步引入增量资金,北交所流动性将持续改善。

当前北交所低估值、低流动性、低股价特征的公司数量多,在市场流动性改善的背景下有较好投资价值。

5

真牛市还是妖风妖股

在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1000指数齐刷刷下挫的背景下,北交所迎来了开板以来的高光行情,让投资人们在眼红心热的同时又不禁心里打个问号:北交所这波行情到底是真正的牛市来临还是妖风一阵?

一个市场形成牛市必须要有两个条件:政策支持+增量资金配合,但是如果市场的盘子小,那就有了吹妖风成妖股的潜质。这三点,北交所现在都具备了。

先说政策支持,证监会于9月1日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深改19条)。尤其是通过优化发行上市安排、完善转板机制、做市商制度、融资融券等提升流动性,避免此前新三板、中小板的流动性不足问题。目前,这些改革指导措施正逐步落地。符合条件的北交所股票有望纳入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做市商扩容也在进行时,市场开始预期更多北交所支持政策或将出台。

再说增量资金,在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基调下,北交所相关制度细则仍将继续落地,政策的持续完善有望引导增量资金继续流入北交所板块,而北交所股票活跃度的提升将强化上游创投资金的信心,有可能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截至目前,北交所一共才233家企业,这波行情上涨之前,有一大半的市值还不到10亿,现在涨了这么多,平均市值才十几亿,总市值也才3千多亿。这就意味着,只要少量的资金,就可以把个股拉涨停。而且北交所个股,没有融资融券,更没有量化交易对手盘,想要赚钱的资金方,都是只能做多。这样的市场,简直就是游资的天堂,也是妖股的温床。

6

总结

总的来说,北交所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生力量,正以崭新的姿态迅速崛起。政策扶持、市场认可以及技术创新为北交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其在资本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因此,对于投资者和企业来说,以前的“爱搭不理”态度已经不再适用,北交所未来的发展势头将会让人“高攀不起”。作为投资者,应该更加重视北交所的动向,关注其发展机遇,抓住投资机会。作为企业,也应该积极把握北交所的发展机遇,争取更多的上市和融资机会。北交所的崛起必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值得投资者和企业共同期待和关注。

投资者在判断北交所的行情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市场整体走势、政策利好、公司基本面、行业前景等因素。同时也要警惕市场中可能存在的短期炒作和妖股风险。建议投资者在投资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理性对待市场波动,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2 亚太鹏盛税务师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25653号